安庆市:诠释文化传承 展现少年朝气
11月16日下午,安庆第三届黄梅戏进校园少儿优秀节目展演在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举行。市诠释文 展演共分为“序”“经典”“传承”“创新”“尾声”5个部分、化传19个节目,承展来自全市各地各校的现少430名少年儿童登台献艺,诠释文化传承,年朝展现少年朝气。安庆 展演在安庆市六一幼儿园学生演出的市诠释文黄梅表演唱《黄梅朵朵》中拉开序幕。 在“经典”篇章中,化传学生们带来了《打猪草》《女驸马》等黄梅戏经典剧目选段,承展虽稚气未脱,现少但戏韵已然悠扬,年朝手眼身步传神韵,安庆唱念做打皆功夫,市诠释文精彩的化传表演展现着安庆市黄梅戏代代相传,经典之音不断的实绩实效。 在“传承”篇章中,学生们带来了《天柱黄梅四季歌》《小小黄梅花》等新编作品以及《审舅舅》《牛郎织女》等传统剧目选段。表演围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题展开,展示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思想品德教育的成果。 在“创新”篇章中,学生们带来了《童年的梦想》《宝贝,我把快乐还给你》等新创作品,在表演形式上融入舞台剧、交响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主题上贴合现代社会发展,展现现代生活的点点滴滴。 安庆市刘纪小学6年级学生柳佩雅表演了《女驸马》选段“民女名叫冯素珍”,她学习黄梅戏8年,“从小受家长的影响喜欢黄梅戏,学校老师也支持我学戏唱戏,将来想成为一名专业的黄梅戏演员,为黄梅戏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她说。 柳佩雅的音乐老师陈晨介绍,为了在校园推广黄梅戏,该校将黄梅戏欣赏、学唱等纳入音乐课课程,还成立了黄梅戏社团,目前有20名学生学习黄梅戏。 大观区高琦幼儿园带来的黄梅戏表演唱《小小黄梅花》共有18名学生参加表演,平均年龄5岁。 该幼儿园教师徐成卫介绍,在教学中通过音乐课推广黄梅戏,也会做一些黄梅戏主题游戏、学跳黄梅戏操等,让孩子们在游戏、学习中了解黄梅戏,“孩子们通过黄梅戏学习、演出,很多以前不那么自信的孩子更自信了,也更活泼了。”他说。 本次展演由市关工委、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市教体局、市文旅局主办,由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市老年音乐舞蹈协会承办。 近年来,安庆市大力推进“黄梅戏进校园”工作,将戏曲艺术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让数以万计的青少年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有力地保护和传承了优秀传统文化,极大地激发了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全媒体记者管炜通讯员童长虹)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竞彩大势:那不勒斯大胜不易 考文垂带走分数
- 炖蜂窝豆腐的做法及功效
- 滁州市开展“五一”家庭文明建设活动
- 对前任的感情放不下的句子 想念前任遗憾的文案短句
- 有一种生机埋在最深沉的泥土里
- 注意错峰!本周末适逢港澳复活节假期,港珠澳大桥车流量增加
- 1776 Project PAC wants to flip school board seats across the US
- 赛琳娜自曝不能生育 今后不会再退网
- 2024抖音最火的婚纱照文案 简洁干净的婚纱照文案刷爆朋友圈
- 关于测量学的实习报告
- 天山雪莲子多少钱一斤,天山雪莲种子有卖的吗
- 君迁子的功效与作用
- 《阳光照耀青春里》上海路演 肖央与高校学子共探心灵治愈之旅
- 太阳将开启杜兰特交易谈判 也将讨论比尔在球队未来
- 北海杯檀啸完胜申真谞 中国棋迷:终于出了一口恶气
- 不带孤独两字表达孤独的文案 最能体现孤独的短句
- 我国正普及万兆宽带 上/下行达到10000M
- 一室一厅小户型装修要点 小户型装修注意什么
- 三林镇杨东社区出现“移动便民小屋”,里面竟然有这些服务……
- 虚拟照进现实 “悟空”去过的山西双林寺内有乾坤
- 搜索
-
- 友情链接
-
- 《八戒之天蓬下界》动画电影定档海报 7月11日上映
- 里程碑!新浪专家预测数字彩中奖揽超100亿!
- 铜陵市推动志愿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 杭州亚运会61个自动气象站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 科幻动作游戏《病态金属》新预告 主角大战Boss
- 精选双色球专家:林蝶、金大玄同中一等635万
- 康耐登演绎胡桃至臻品质
- Castore与Alpine车队达成多年合作协议,成车队官方装备赞助商
- 国足最后两战时间:6月5日21时45分印尼 10日19时巴林
- Steam热销榜《刺客信条:影》登顶 争议内容惊动日本首相
- 男生伤感心碎个性签名撕心裂肺那种 没有你我一点也不好
- 超有梗的朋友圈文案很皮 2024新版幽默会大笑的短句
- 双色球48个亿元奖排行:江苏常州1.09亿排名第39
- CBA官方:杜润旺罚款3万杜锋2万 山西核减15万经费
- 青马课堂:安全骑马指南(下)
- 晒自己手工的幽默句子 朋友圈晒手工搞笑说说
- 小学英语教研员工作计划
- 快手直播在哪里打开 18183手机游戏网
- 因观众大面积喊不文明用语 北京首钢赛区被罚1万
- 名人故事:被嘲讽出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